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系列交叉论坛(第六十四期)举办

7月6日晚,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系列交叉论坛(第六十四期)通过线上会议和直播的形式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清华大学医学院主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黄天荫作题为“Lessons in implementing AI technology in Medicine and Healthcare”的报告。论坛由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信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戴琼海院士和信息学院副院长任天令教授共同主持。信息国家研究中心党政联席会成员、群体负责人以及校内外师生等8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参加论坛,累计约22万人次通过上直播、新浪、百度等直播平台在线观看。

黄天荫教授作学术报告

报告中,黄天荫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AI)和深度学习的概念,解释了如何通过深度学习在医疗保健领域的不同平台(如数据、影像、血液标志物)以及各种疾病中得到应用。黄天荫教授也指出了AI技术在许多医疗保健环境中实际整合和应用进展缓慢的原因。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许多AI算法仅在高度实验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测试,而未在“现实世界”的临床环境和当地患者群体中进行验证,这使得医生和政策制定者对安全地接受AI技术感到犹豫不决。此外,他还提到了一系列非技术因素对于AI技术在医疗保健中的采用和扩展产生的影响(如患者和医生的接受程度、临床工作流程的变化、政府资助和报销),这些因素也限制了AI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采用和推广。最后,黄天荫教授分享了在开发和扩展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程医学筛查计划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并介绍了将AI算法整合到该远程医学计划中所面临的挑战。他强调,了解这些问题和挑战对于科学家、工程师、医疗政策制定者、医疗保健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医疗保健领域,“变革不仅仅是安装或使用新技术,而是引入和保持对复杂系统的重大变化。”

问答环节,黄天荫教授的精彩报告引来了大家的思考和热烈讨论。与会人员就Variable Electronic、Variable Devices和AI的协同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