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系列交叉论坛(第102期)举办

9月18日晚,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系列交叉论坛(第102期)通过线上会议和直播的形式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文军作题为“生成式视频通信”的报告。论坛由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信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戴琼海院士和信息学院副院长任天令教授共同主持。信息国家研究中心党政联席会成员、群体负责人以及校内外师生等19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参加论坛,累计约26万人次通过上直播、新浪、百度、视频号等直播平台在线观看。

张文军作报告

视频通信作为信息社会基石,正处关键转折点。沿用近百年的判别式视频通信范式,在像素保真与带宽效率上已逼近极限,能效与体验的深层矛盾,成为阻碍 6G 愿景实现的核心瓶颈。而 6G 时代的沉浸式通信、泛在连接等业务,正推动视频通信从物理像素保真,向以简约物理表征为约束的表达与生成演进。基于此,张文军在报告中提出生成式视频通信理念:在可靠性边界内引入生成自由度,以少量判别信息保障通信内容可控可解释,依托强大生成模型释放极致视觉表达力与通信效用,实现对传统通信的继承与再发展。该新范式可在受限带宽与算力下,推动视频通信向更丰富维度、更极限码率、更极致效用跨越。张文军系统地阐释了这一理念,明确其作为 6G 沉浸式媒体、极限码率通信等核心业务的使能技术,具备突出创新价值与能效优势,为 6G 视频通信技术突破奠定基础。

问答环节,张文军就生成式视频通信的三种工作模式(全参考生成式、半参考生成式、弱参考生成式)的特点以及建议使用场景等问题进行充分解答。

供稿 | 信息学院/信息国家研究中心联合办公室

编排 | 李琳

审核 | 丁贵广 王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