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成生物学领域权威刊物ACS Synthetic Biology封面报道李梢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

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呈逐年升高趋势,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均是我国五大常见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肿瘤前列。从生物分子网络角度来认识炎癌转化和肿瘤发生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克服以往单靶标研究模式的局限,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肿瘤的精准预防,促进肿瘤“治未病”。然而,达到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在于如何构建并深入分析炎癌转化生物分子网络、揭示网络中具有协同效应的关键模块。针对这一研究难题,生物信息学研究部李梢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条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以“网络计算—组合干预—协同模块”为特点的生物分子网络研究新方法,为深入分析复杂疾病分子网络,并以网络为靶标发现多靶点药物、尤其是中药成分的协同效应提供了新途径,也为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拓展。上述成果于2019年3月15日在国际合成生物学领域权威刊物ACS Synthetic Biology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该文主要通过计算构建炎癌转化的生物分子网络,发现了网络调控机制和协同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预测出可用于治疗炎癌转化的中药有效成分。该研究结果为李梢教授课题组前期提出的胃炎癌转化“代谢-免疫网络失衡”假说提供了重要佐证,为揭示中药多成分协同作用提供了新依据,同时,基于“网络计算—组合干预—协同模块”的生物分子网络研究新方法,为肿瘤等复杂疾病的精准防治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生郭玉成和硕士生鲍晨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梢教授、信息国家研究中心谢震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生马大程、曹玉冰在实验方面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