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潘长勇 研究员

未来网络理论与应用研究部 宽带多媒体传输技术团队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FIT楼4-416

联系电话:010-62783998

Email:pcy@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1991.09-1996.07 清华大学 本科

1996.08-1998.07 清华大学 研究生

工作履历

1998.08-2000.12 清华大学 助教

2001.01-2005.12 清华大学 讲师

2006.01-2014.12 清华大学 副教授

2015.01至今 清华大学 研究员

学术兼职

2003.07至今 ITU-R 中国专家组 专家成员

2004.01至今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特别工作组 专家成员

2009.08至今 公安部信标委通信委员会 委员

2009.10至今 中国电子学会消费电子分会 委员

2010.03至今 中国数字电视国际标准推进专家组 专家成员

2011.08至今 全国音视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

2012.01至今 IEEE 高级会员

2012.08至今 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

2016.03至今 中国电子学会 会士

2018.12至今 IET Fellow

社会兼职

2010.08至今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副主任

2018.10至今 北京市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主任

研究领域

宽带无线传输、卫星通信、可见光通信

研究概况

长期从事宽带无线传输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数字电视、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可见光、电力线融合通信等宽带传输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从事宽带数字传输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负责关键技术研究、场地试验、配套设备研制、标准化和产业化等工作,负责完成6项国际标准的修订并参与了11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先后申请发明专利42项,获授权专利20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编著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相关的专著6本。

奖励与荣誉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次,省部级奖8项,学会/协会奖17项。2015年,当选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同年获评中国电子学会“十佳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2018年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Fellow。

学术成果

1.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研制

针对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重大国家需求,开展我国强制性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的关键技术研究、测试验证、标准制定、产业化和标准化工作。成功研制出国标DTMB的收发样机、单频组网和信号测试等设备,构建了DTMB标准验证系统,完成11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相关技术转让国内外20多家单位,合同金额近亿元。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可变带宽无线多媒体传输体制,有效解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多媒体信息可靠传输,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号特种车辆,现已批量生产,应用累积产生效益近亿元。

2.DTMB标准国际化及海外推广

针对我国产业升级和一带一路重大国家战略,开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准海外推广工作。针对DTMB标准国际化中面临的多带宽、多业务的全球普适性需要,主持研制增强的DTMB系统,填补了功能缺项,扫除升级国际标准的重大障碍。主持标准海外推广测试和技术宣讲,先后在古巴、老挝等亚非拉10多个国家开展工作,推动DTMB标准在海外规模采用。协助企业开发接收机、专用芯片、发射机及其单频组网设备等,2013-2016部分合作企业的DTMB产品销售额达674亿元。工作成果获2016年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

开展DTMB升级国际标准的工作,代表中国在国际电联负责DTMB标准国际化,作为撰稿人向国际电联提交39篇文稿,完成ITU-R BT1306、1368等15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2018年,作为负责人建设“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3、多模异构深度覆盖

针对无线多媒体传输无隙覆盖以及物联网应用的需求,研究多模式深度活性覆盖技术和异构网络联合组网技术同时面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的应用需求,实现PLC 和VLC 融合架构以及异构网络互联,承载多媒体传输、互联网接入、室内定位、导航等信息服务,推动电力线通信融合可见光通信国家标准制定和产业化。完成基于应用照明LED的可见光和基于低压电力线的融合通信系统,采用统一处理架构,协同利用光、电信号等多域融合处理技术,为包括深井、水下、电力隧道、飞行器、工业厂房和医疗场所等无射频信号或电磁敏感地点的应用场景,提供定位、语音、数据和图像在内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相关研究目前正在科技部的立项支持下开展研究和应用。

人才培养

1.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

序号

讲授课程名称及其他教学任务

起止时间

授课对象

课程类型

1

现代通信原理实验

1999至今

本科生

限选

2

现代通信原理

2008-2012

本科生

限选

3

现代通信原理

2013至今

本科生

限选

4

通信新技术讲座

2015至今

研究生

限选

2.指导SRT16人,培养研究生12人,协助指导博士生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