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云洲 研究员 未来网络理论与应用研究部 无线信息网络与传输技术团队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FIT楼4-405 联系电话:010-62794193 Email:liyunzhou@tsinghua.edu.cn |
教育背景
1992.09-1996.07 在天津大学物理系、电子系学习 获得理学和工学双学士
1999.09-2004.07 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 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2004博士毕业,留校工作,在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2007年晋级为副研究员,2017年晋级为研究员。2019年5月进入清华大学信息国家研究中心工作。
学术兼职
2004.07至今 IEEE通信协会 会员
2011.03至今 IEEE 802.11 Group 会员
2013.05-2017.03 总装科技委 专家
2017.08至今 中国通信学会 高级会员
2016.09至今 中国通信学会 信息通信测试专委会委员
2017.04至今 中国通信学会 云计算与大数据专委会委员
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TWC、IEEE TIT、EURASIP Journal on Advances in Signal Processing、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等期刊的评审人;IEEE旗舰会议ICC、WCNC的TPC Member。
研究领域
无线/移动通信、通信信号处理。
研究概况
从1999年起,先后从事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移动通信中传输与组网技术研究;
从2010年起,从事IEEE 802.11ac、802.11ah、802.11ax关键技术研究与标准化;目前重点关注无线通信中的基础理论、模型和系统实现技术,研究通信、导航、雷达的融合技术。
奖励与荣誉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术成果
2002年开始译码-检测联合的迭代检测技术研究,取得逼近容量的性能。
2003年首次提出基于OFDM的蜂窝网络分数频率复用的概念,结合交织多址技术处理小区间干扰问题,通过收端发端联合,提高多小区场景的频谱效率。
2007年北斗二代的第一颗卫星发射之后,用自行研发的导航信号接收模拟器成功捕获。
2010年提出富资源协同一体化集成环境的概念,用半实物和加速卡的方式把仿真、评估和系统实现统一融合,把计算资源、知识资源、测试环境集成在一个协作环境里,在通信领域里建立了物理世界和数字空间的孪生映射。
2013年承担重大专项课题,研发出了IEEE 802.11ac的原型系统,实测最高空口速率达到1.755Gbps、频谱效率为21.9bps/Hz。
2013年开始了低精度量化的大规模MIMO检测研究,2014年开始了基于无线大数据的信道模型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在同行中处于先行地位。
人才培养
指导和联合培养硕士博士20余名。